韩流女王全智贤带着新作《暴风圈》华丽回归,迪士尼+全球同步上线,首周就拿下多个国家的收视冠军。可这部备受期待的谍战剧,却因为多次踩到辱华雷区,在中国网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。
不管是模棱两可的地名标注,还是故意丑化的场景展现,还有那些荒唐无稽的台词对白和扭曲的文化描写,这部剧被批成了“精心编织的一张辱华大网”。
恶意叙事,政治抹黑超出底线
《暴风圈》在政治上抹黑得太过头了,完全跑偏了艺术创作的轨道,剧里不光把中国刻画成“好战国家”,还在不少剧情里暗示中国对周边国家有“核威胁”。
这套路和近些年西方某些媒体鼓吹的“中华威胁论”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。第四集里,全智贤演的角色直白地说:“咋中国就喜欢打仗呢?”紧接着还补了一句:“核弹还会砸到咱们边境上。”这么明目张胆的污蔑,真是让中国老百姓忍无可忍。
更让人气愤的是,这剧里还安排了“中国间谍”在韩国偷偷搞非法勾当的故事。这些人物被刻画得特别阴险狡猾,跟正义一方形成了鲜明对照。瞅这情形,不禁让人联想到冷战时西方电影里黑化苏联那套老把戏。
有专家分析说,这剧的讲故事招数挺有一套:“制作团队清楚如果直白地骂中国,必然招来猛烈反击,于是选择了一条比较隐晦的路子——让角色嘴里冒出‘疑问’,让观众自己去揣摩,渐渐对中国留下阴影。”
《暴风圈》在场景还原上也挺让人皱眉的,剧里写着2025年中国大连,可实际上跑去香港那个老旧破棚区取景。拍摄组特地挑了最破败的街区,还用后期弄了层昏黄滤镜,整个画面看上去破败得没谁了。
这套路跟国际媒体那套“China collapse”视觉叙事差不多,刻意避开中国城市的现代化亮点,偏偏挑最落后、最角落的地儿来代表整个中国形象,成了某些势力惯用的黑中国招数。
说实话,剧里对中国元素的使用真是带着偏见随处可见。那满眼的繁体字招牌、大红灯笼,还有中式家具,乱七八糟地凑在一块儿,弄出个怪怪的“中华风”,这做法明显露了制作团队对中国文化的浅薄认知和刻意歪曲。
连反派办公室地毯上都被布景设计师给加了个红色五角星,明摆着是在影射中国国旗。这设计早就不是单纯艺术搞头了,明显夹带了浓浓的政治意味。
文化扭曲,唐诗宋词遭恶意滥用
《暴风圈》里展示中国文化的方式也让人气得不行,剧里角色老是莫名其妙地背些中国古诗,可那腔调怪得让人受不了,还配上一堆夸张的表情和动作,看着格外别扭。
全智贤在某场戏里,用超尴尬的中文发音念李白《将进酒》片段,还配上那股看不起人的表情,让中国观众怒了,直说这是“公然侮辱中国文化”。这么搞,完全跑偏了剧本里那个“汉学家”该有的样子,看着别扭得很。
更让人觉得难以忍受的是,剧里竟然把中国古诗词跟坏人干的坏事联系在一块,弄得好像“引用中国经典=心怀鬼胎”,这简直就是对文化的拐弯抹角,已经严重触碰了艺术的底线。
中国文化学者说:“制作团队显然对中国文化一点儿最基本的敬重都没,拿中国文化元素当摆设胡乱用,还故意歪曲其中含义,这根本就是文化上的傲慢和偏见。”
《暴风圈》背后的资本操作模式挺有意思,这剧是美国迪士尼公司投的钱拍的,可整部戏的创作团队却全是韩国人。这样一来,就形成了个微妙的局面:既能靠韩国团队熟悉亚洲市场的优势,又能稳稳地控制美国资本的意识形态走向。
细扒这剧的叙事结构,会发现挺有意思的现象:美国角色个个光鲜亮丽,出场的美国环境也都是明亮干净;中国角色大多被刻画成阴险的反派,中国场景那边则故意弄得又灰又破,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。
迪士尼作为全球娱乐大牌,本该推动各国文化的互通有无,可它偏偏挑起矛盾对立。它在中国市场拼命赚银子,另一方面又砸钱拍那些抹黑中国的影片,这种做法真让人怀疑它的良心啊。
业内人都说了:“这合作模式吧,就是让双方都有台阶下。韩国团队喊着自己只是听美国投资人的指示,美国投资人又摆出一副尊重创作自由的样子。结果,就是咱中国形象被人胡乱抹黑,吃亏的还是咱们。”
明星责任,艺术与政治的边界
全智贤作为韩国大牌演员,挑剧本的时候话语权杠杠的。凭她在韩国演艺圈的地位,接戏前完全能把剧本全盘审核一遍,对那些敏感部分说一不二,要求改动也妥妥的。
说实话,她不光接了这角色,还亲自演了不少辱华的台词和戏份,这就让人怀疑她对中国到底是啥态度。之前靠《来自星星的你》在中国积攒的人气,这会儿正被这事儿一点点消磨掉。
中国观众可是气得不轻,社交平台上满满都是失望的喊声:“千颂伊的形象全崩了”,“原来明星对中国的亲切全是演戏”,“在中国赚钱一套,回头又是一套”。这些话彻底说明了大家对偶像辜负自己的心情有多沉重。
更扎心的是,全智贤代言的好几个中国品牌已经被逼得喘不过气来了。网友们蜂拥到品牌的官方账号底下留言,吵着要跟她割舍合作。这事儿又一次摆明了,艺术家一旦蹦进政治风波,商业价值马上就会跟着倒霉。
说起韩流的发展史,类似《暴风圈》这种被骂辱华的事儿可不止这一次。2016年《朝鲜枪手》里字幕把台湾叫成“国家”,2020年《青春记录》里还冒出过疑似贬低咱们国产货的台词。
跟以前比,《暴风圈》这回的辱华表现更成体系、更藏得深。它不像过去那样只是随意出错或偶尔冒个火,而是搭建起一个完整的黑中国框架。无论是场景布置、人物形象,还是台词内容、文化展现,都能看出满满的刻意安排。
这转变跟近些年国际政治局势变化有很大关系。中美竞争越发激烈,韩国不得不在两强之间表态,《暴风圈》在某种程度上透露出韩国上层在这压力下的忧虑和抉择。
艺术创作可不能变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,真正的文化交流得靠互相尊重,别用贬低别人来捧自己,这点是《暴风圈》制作团队得好好想想的。
中国观众当初对全智贤饰演的“千颂伊”满怀期待,这份美好印象如今被辜负带来的失望和愤怒取代。艺术的确能跨越国界,但尊重是最基本的底线。创作自由一旦变成伤害别人的工具,那“艺术”早就跑偏了它最初的意义。
炒股怎样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