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图片
当城市的高楼遮蔽星空,那些流淌在《诗经》里的阡陌、荷锄的月色、牛背上的笛声,便成了现代人魂牵梦萦的桃源。十首穿越千年的田园诗,是水墨晕染的山水卷轴,更是安放灵魂的温柔故土。
1. 王维《渭川田家》斜阳照墟落,穷巷牛羊归。野老念牧童,倚杖候荆扉。雉雊麦苗秀,蚕眠桑叶稀。田夫荷锄至,相见语依依。即此羡闲逸,怅然吟式微。------唐代·王维夕阳为村落镀金,老翁倚门等候牧童归家。麦浪中野鸡鸣叫,桑叶间春蚕安眠。农人扛锄相遇时的寒暄,是比任何诗句都温暖的“归家信号”——王维在宦海沉浮中蓦然回首:真正的安宁,藏在这柴门犬吠的人间烟火里。
2. 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------唐代·孟浩然推开木窗,打谷场与菜圃扑入眼帘。酒杯碰撞间,庄稼收成成了最风雅的话题。“话桑麻”三字,道尽农耕文明的血脉记忆——当友谊与土地相连,一餐粗茶淡饭便胜过玉盘珍馐。
图片
3.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·其三》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------东晋·陶渊明晨星未落时踏露锄草,月光满肩时荷锄归家。沾衣的夕露,是自由灵魂的勋章。陶渊明在荒草蔓生的小径上走出中国文人的精神图腾:肉身可困于泥泞,心魂必翱翔于南山。
4. 杨万里《宿新市徐公店》篱落疏疏一径深,树头新绿未成阴。儿童急走追黄蝶,飞入菜花无处寻。------宋代·杨万里孩童追逐黄蝶跌进油菜花海,明黄与灿金瞬间交融。那抹消失的蝶影,是童年最生动的隐喻——最纯粹的快乐,永远藏在“无处寻”的怅惘与下一次奔跑的期待之间。
图片
5. 范成大《四时田园杂兴·夏日》昼出耘田夜绩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。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。------宋代·范成大桑树荫下,稚子撅臀刨土学种瓜。歪斜的脚印里,藏着土地最温柔的传承密码。农家的希望,不在诗书功名,而在沾满泥巴的小手中悄然拔节。
6. 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。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箫鼓追随春社近,衣冠简朴古风存。从今若许闲乘月,拄杖无时夜叩门。------宋代·陆游山路穷尽处忽现花柳掩映的村庄。这“又一村”,是命运给迷途者的慈悲馈赠——陆游用脚印验证:人间绝境多是心墙幻影,向前多走一步,便有炊烟袅袅。
图片
7. 张舜民《村居》水绕陂田竹绕篱,榆钱落尽槿花稀。夕阳牛背无人卧,带得寒鸦两两归。------宋代·张舜民老牛驮着归鸦缓缓踱过田埂,榆钱与木槿在暮色中凋零。牛背上的鸦影,是黄昏写给大地的诗行——无需牧童短笛,土地自有沉默而丰饶的语言。
8. 雷震《村晚》草满池塘水满陂,山衔落日浸寒漪。牧童归去横牛背,短笛无腔信口吹。------宋代·雷震牧童横卧牛背,信口吹着不成调的笛声。这“无腔”的旋律,是田园最本真的天籁。当功名化作云烟,唯有山风记得少年唇齿间流淌的野调。
图片
9. 贯休《春晚书山家屋壁》柴门寂寂黍饭馨,山家烟火春雨晴。庭花蒙蒙水泠泠,小儿啼索树上莺。------唐代·贯休春雨初霁,柴门飘散饭香。孩童指着树梢莺啼撒娇耍赖。“啼索”二字,让烟火人间瞬间鲜活——所谓幸福,不过是寻常院落里未加修饰的喧闹。
10. 储光羲《钓鱼湾》垂钓绿湾春,春深杏花乱。潭清疑水浅,荷动知鱼散。日暮待情人,维舟绿杨岸。------唐代·储光羲荷影轻摇惊散鱼群,杏花如雪落满钓舟。“荷动知鱼散”的刹那,泄露自然的灵性密语——诗人静坐岸边等待的,或许不是情人,而是万物有灵的顿悟。
田园诗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原乡:王维的墟落斜阳里,住着我们对归家的渴望;范成大笔下学种瓜的童孙,延续着血脉与土地的契约。十首诗如十粒种子——在水泥森林中种一片心田,于喧嚣尘世修篱种菊,便是现代人对“归去来兮”最深的回应。
溪云酿雨蓑衣湿,豆架瓜棚蝶影迟。稚子追莺翻篱去,(邀您续写末句,共绘心中桃源)
#我眼中的田园风光##田园##天天古诗词#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怎样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